書名  :無恨意殺人法
作者  :舟動
出版社 :鏡文學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28日
ISBN  :9789869695046
定價  :新台幣430
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讀冊

【內容介紹】

殺誰都行,反正我只是想被判死!
為什麼,有人會淪為無端殺人的加害者?
為什麼,身為受害者家屬,他還願意擔任無差別殺人犯的辯護律師?

死亡帶來恐懼,更令人恐慌的是──不明不白的死亡。
當無差別殺人案讓我們的理性一點一滴流失,
有誰能看清全局,阻止悲劇一再重演……

五年前,律師余雲智因一樁隨機殺人案而痛失愛妻,凶手卻在獄中自殺身亡,犯案動機成謎,也在余雲智心中烙下難以抹滅的傷痛與疑惑,並接受心理師諮商。

五年後,心理師突然來訪,委託他擔任遊樂場隨機殺童案凶手的辯護律師,「難道你不想藉此了解無差別殺人者真正的犯罪動機?」幾經掙扎,余雲智決定接下挑戰,深入真相。訊息一出,社會輿論負評排山倒海襲來,但辯護工作並不順利,凶手的精神狀況始終沒有好轉,連基本溝通都困難重重,甚至在二審中,凶手更突然當庭改變自己說法,口出瘋言:「我要被判死!」

不久後,高雄街頭發生一場警匪駁火追擊,犯人持槍奮力逃亡,過程中余雲智的助理也意外受波及中傷。余雲智從警察朋友口中得知,就在殺童案前後,社會上接連出現數起街友遭槍殺的案件,犯人各異,但凶器線索卻都指向同一把槍。余雲智開始懷疑,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無差別殺人案,幕後可能有更大的陰謀……

一心只想追索無差別殺人者犯案動機、阻止悲劇重演的他,能否直視邪惡的真相?

如果社會的真理是弱肉強食,
死亡是隨機殺人犯的最終責任,還是他渴求的解脫之道?
死刑是遭人利用的工具?還是可撫慰人心的裁決?

【本書特色】

★台灣無差別殺人事件藍本X社會派推理風采淋漓盡現
★跳脫「被害vs.加害」的二元對立,反思社會的殘酷共業
★社會安全、律政人權、精神醫療,三者的平衡點何在?請見書中精彩論證推理!
★在決定如何處置殺人犯之前,讓我們先嘗試「理解」,踏出修復與療癒的第一步。

【名人推薦】

◎「欣見本書邁出重要的一步,讓閱聽大眾發現推理類型書寫既能提供架空世界的爽快娛樂,也具備了積極入世的社會參與性。」──冬陽

◎「無恨意殺人的背後,是不是可能有一個日積月累,逐漸對世界失望的故事?去讀讀《無恨意殺人法》。」──沈政男

◎「透過無差別殺人的題材,《無恨意殺人法》反省了「人為什麼會犯罪」這個大哉問,做了一次成功的犯罪學探索。」──林斯諺

◎「這不是一本單純娛樂取向的推理小說,更是一本提出問題、期待我們一起去解答的社會小說。」──陳浩基

◎「這作品帶領讀者走入一段悲傷無奈且令人憤怒的故事中,以淚水洗滌了眾人心中的恐懼,達到社會治療的效果,進而療癒自身。」──張耀升

◎「擁有這樣屬於台灣社會的小說,讓我們都能更完整、更立體、更深入地思考事情的複雜面向,是很棒的。」──蔡依橙

◎「對於台灣社會議題與體制的批判頗有條理,而且也著力於法庭與執法現場的描寫,切入一般民眾鮮少看到的角落。」──臺灣大學推理小說研究社

◎「這是一本情節緊湊的推理小說,很喜歡關於犯罪心理的部分,值得一看!」──臺北醫學大學推理研究社

【作者介紹】

舟動

台灣懸疑推理作家,以〈進化的引信〉獲第十四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首獎,著有「靈術師偵探系列」長篇小說《慧能的柴刀》、《跛鶴的羽翼》,其新作《無恨意殺人法》改編自台灣著名社會案件。目前企圖持續書寫具有知識性及探討社會、人性方面的議題,自期藉由懸疑推理小說,帶動大眾閱讀和思考的習慣。

亦常為各類小說作品撰文推薦、評析及解說。同時為英語文教學與研究者,資歷近二十年,近期和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合譯寫作專用工具書《推理寫作祕笈》。

臉書專頁︱Wayne Song (舟動)www.facebook.com/wayneradolf

無恨意殺人法
  • 舟動 協會成員

    第十四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首獎。英語文研究者、教學者,自期能藉由推廣推理小說,帶動大眾閱讀和思考的習慣。

Related Pro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