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自己寫的比較像是犯罪小說,而不是推理小說,因為我對主題和人物的興趣,遠遠大於謎團和詭計,就像過去幾年我喜歡的三本推理犯罪小說,分別是:
1 Pierre Lemaitre 的《籠子裡的愛麗絲》(Alex)
2 Don Winslow 的《惡警》(The Force)
3 Walter Mosley 的《Down the River unto the Sea》

以我在華文推理討論區打滾的觀察,第一本只有少數推理迷欣賞,第二本沒聽人提過(也許有,但我沒看到),第三本根本沒有中文版。後兩本甚至沒有本格派的謎團,也沒有如社會派般反映社會問題,但吸引人去看的,就是主角在善惡之間徘徊時的心理狀況。

我想寫的也是這種小說。

為了適應華文推理市場,我不得不在原本的構思裡加入本格元素,但始終認為詭計只是吸引讀者的手段。這和本格派推理作家的想法和創作過程完全相反(不信的話可以去問基哥!),讀者去讀本格推理要看的是怎樣解開謎團。

而我是希望讀者關注我的小說裡的主題。

即使我的推理小說如此「不推理」,但《復仇女神的正義》不管寫法和探討的主題,都跟《姓司武的都得死》截然不同,不是回望過去,不是關注儒家思想(丁權制度只是讓讀者瞭解主題的切入點,並不是主題本身,但有些讀者就停在丁權制度上沒再思考深層的意義),而是把目光瞄向很多人都沒聽過的科技「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這是目前無處不在你我都迴避不了的新玩意(不管你使用的手機和上面的APP都是物聯網的一部分),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潛在風險,和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復仇女神的正義》是在疫情最艱難的2020年底開筆,初稿在疫情開始見𥌓光的2022年中寫完,也就是說,這書是在我面對世紀疫情也不知道疫情在何時結束的高壓下完成,並記錄了經歷那個不正常時期的若干想法。

譚劍
2024.2.28

  • 譚劍 國際成員

    香港娛樂小說作家兼編劇,以科幻和推理為主要題材,曾獲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銀獎,亦曾入圍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