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感言宋杰於頒獎典禮發表首獎感言

丹布朗的新書在談人類的起源,我格局比較小,來講講自己投稿的起源。大二加入推研社,知道有台推這個獎之後,逐漸養成每年投一篇的習慣。前四次都進不了決選,可見真的沒什麼天分。反觀前人,我入社時的社長四維宗,早在第十一屆就以〈倒帶謀殺以及連環殺人魔的困擾〉獲獎;接替我社長之位的餅乾怪獸,也在第十二屆以〈平安夜的賓館總是客滿〉得獎,讓我一度考慮把篇名取長一點……或是乾脆認賠出場。

第五次投稿時,抱著豁出去的心情寫下〈赫爾辛基眼淚〉。雖然我沒有多喜歡本格派,但也不想被當成寫不出詭計就自稱社會派的人(#如何一句話得罪一群人)。因此能夠以這篇比較本格的作品首度入圍決選,還是感到滿幸運的。既然去年已留下證明,那今年就可以亂寫、喔不,是可以寫真正喜歡的主題了。

每次聽到偶像對粉絲們說「愛你唷」,都很想大叫「撕下你的假面具吧!」居然有這種以強顏歡笑作為賣點的職業,資本主義社會實在太了不起了,都想寫一篇文章來歌頌了。本來是一閃而過的玩笑,但又好像無法一笑置之。隨著看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多,逐漸累積了與我完全無關的演藝圈知識。直到腦中相關的哏已經滿到可以隨手拼貼後,再穿插一點推理元素,花了一週坐下來好好組織,這篇我自己也一直期待看到的故事終於成形了。

過程中最大的推力,應該是讀了《紅的告別式》這部小說:書中描述原為朋友的兩個少年出道之後,一個如魚得水而大紅大紫、一個格格不入而載浮載沉,但前者某日卻突然自殺,意外讓後者一夕爆紅。本書作者是傑尼斯偶像團體NEWS的成員加藤成亮,筆下的演藝圈相當寫實,把藝人的心境描繪得絲絲入扣,觸發我對這一行的諸多聯想。而在寫作形式上,《紅的告別式》在時間軸上多次跳躍卻不顯紊亂的雙線敘事手法,也成為我本次投稿時決定效法的楷模。

去年入圍的〈赫爾辛基眼淚〉是先想到篇名,隔了幾年才寫出故事;今年這篇則是相反,故事寫完之後,還在「致命偶像」、「偶像的法則」、「偶像的煩惱」幾個選項中猶豫。最後選定現名,卻馬上收到不少吐槽,從「聽起來就很致命」到「決不會被選為書名」、從「感覺太直白」到「很適合出現在龍祥電影台」,讓我不禁懷疑自己的審美觀。其實這個篇名蘊含了幾種意義:第一層是字面所指的殺人事件、第二層是藝人散發的「致命魅力」、第三層是演唱〈致命〉這首歌的團體。最後一層,則是本故事真正指涉的對象,決選評審會議紀錄中也有提到。部分讀者若能自行心領神會,或許能為一路上承受嘲諷的作者帶來一絲安慰。

關於角色們的名字,想的時間甚至比故事本身還久。主角的取名原則是字形要左右對稱,暗示他在舞台前後的雙面性;而另一位重要角色,為了單從文字就散發偶像感,讓人「一看到名字就戀愛」,參考了不少韓星的藝名。有位決選評審提到名字取得不錯,讓我深感安慰,慶幸這些瑣碎的安排不完全是白費。另外想告訴看完結局的讀者,有空時不妨重看一次,在明白角色們的心境後,前面許多台詞會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故事本身當然是原創,但經去年首獎得主柳豫的提醒,發現背景設定和東野圭吾《虛像的丑角》有相似之處,是後來稍嫌可惜的地方。而除了發生命案之外,大多情節都改編自演藝圈的真實事件,因此要歸功於以下藝人及團體的啟發:Arashi、B1A4、BTS、Fahrenheit、Greta Garbo、NEWS、noovy、SpeXial、Super Junior、ZE:A。小說中的節目《綜藝遊戲王》,原型是日本的抽鬼牌節目《BABA嵐》,我很喜歡某一集相葉雅紀與二宮和也的熱血對話,決定稍作改編後融入故事中。至於主角在一中街麵店的湯匙事件,則是我自己的真實經歷,能把這段印象深刻的回憶寫進來,也算是本次投稿意外的收穫吧。

最後,除了感謝各階段評審的辛勞與青睞,也要感謝台推堅持舉辦這個重要的文學獎,而且一年比一年盛大;感謝友人在某年生日送我《故事的解剖》一書,讓我的寫作技巧能脫胎換骨;特別感謝我永遠的偶像陳浩基老師,在數年前最灰心的時刻大力讚賞我落選的作品。他無意間留下的鼓勵時常迴盪在耳邊,今年有幸成為他在這個獎項的後輩,是我最感光榮的事。

第十六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今年歸國的林斯諺,頒發獎座與獎金予首獎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