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內容涉及作品劇情關鍵,請斟酌是否閱讀)第十七屆徵文獎作品集《和騎士度過的那一夜》

本屆決選評審共五位,分別為(依筆劃順序排列):
杜鵑窩人、冷言、陳蕙慧、葉桑、路那

本屆五篇決選入圍作為(依來稿順序排列):
〈少女監禁六十天〉、〈山間別墅〉、〈海洋裡的密室〉、〈白居寺站〉、〈和騎士度過的那一夜〉

以下為各篇之決選會議紀錄。

【少女監禁六十天】

路那:這篇用了敘述性詭計。敘述性詭計的部分,可以看出作者有努力了,雖然我不是非常喜歡,但是還可以。我意見比較大的是調查紀錄的部分。這個調查記錄是以小說的筆法去書寫的,和調查紀錄差太遠了,使得前面非常努力要營造的氛圍徹底崩毀,偏偏這個部分又占了整篇小說很重要的比重。不能說作者寫得不好,小說的基本元素都有做到,但就是沒辦法喜歡。

杜鵑窩人:這篇的問題一直卡在那裡,只是為了讓讀者不知道小妤、阿邁、Eily到底誰是誰,問題是中間回去根本不合理,兩個人都各回去一次,阿邁那邊當然沒問題,可是小妤被綁架,家人卻完全都不知道,也沒有媒體也沒有警察,縱使已經過了一個月?

路那:裡面試圖營造出一個氣氛,阿邁不是親生的,她爸爸卻非常在意,第一時間立刻就報警了;而小妤是親生的,她的綁架信是手寫的,雖然已經擺在那邊,但她老爸就覺得她是離家出走的,或是根本不在乎,或是沒有那個錢,不管怎樣,他就是按兵不動。作者是想要去營造這個對比,可是又加上敘述性詭計,看到後面就會蠻困惑的,所以到底誰是誰?小說裡面其實有些安排可以看出來,包括年紀和便條的部分,也有故意要偽裝成男性的意思。總之核心謎題就是這樣子而已,中間就算有要試著談議題,配置的方式也讓小說變得失焦。

冷言:我覺得投稿的人並不一定是想要表達什麼主題,只是剛好寫了這個東西。這篇我看到第二句話就覺得很奇怪:「希望她平安回家的話,將二百萬元匯入信件背面的戶頭」,我從沒看過有人贖金是要用匯款的,很明顯是有什麼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故意的,因為這好像是國中生寫的綁架信,也或許是作者本來就不清楚,而且兩百萬是有點小的金額。這篇的誤導主要是敘述性詭計,用的技巧其實很基本,性別、年紀這些,但是也還蠻有效果,對我們這些老鳥當然沒什麼用,但如果是初期在看的也許就很容易進入陷阱,所以是很常見但有一定的效果存在。再來就是以小說來講,太多像便條一二三四五六這種穿插的內容,在閱讀上會造成故事節奏斷裂,但是編排的順序還OK,不會讀不懂,只是會覺得一直被打斷。我覺得作者其實就是要寫一篇敘述性詭計,可是力道沒有很特別。

葉桑:身為一個讀者,尤其像我這種年紀,每次看小說,第一個覺得要有感覺。閱讀的感覺很重要,所以這篇小說不能以太過嚴肅的態度來閱讀,因為畢竟是出自一個小女生的筆記。如果或是用另外一種深層的感覺去閱讀,我倒是覺得這篇有很多很好的元素。因為是小女生的筆記,用歌聲來比擬,就不能拿類似莎拉.布萊曼那種成熟的方式對比。這篇小說的主題是類似少女漫畫風格,給我很多幸福感和夢幻感,不時出現兩個小女生握著拳頭對夕陽說要互相加油那樣。不過我也要講一些前面幾位評審沒提到的缺點,第一個是文學素養不夠,對很多文詞、形容詞都不是很清楚。例如說「潮騷」,日文是波浪的聲音,作者卻把它形容成「潮騷味」。自創名詞當然可以,只是如果沒有妥當安排,就會讓人誤以為作者誤用或亂用;另外還有「載著不比天頂光彩多少的鬱悶」,總覺得形容得怪怪,至於即時報導的一些矛盾,作者有義務說明,否則會讓讀者誤以為是線索;另外在專有名詞上,我搞不太清楚「寇蒂莉亞式的自我注解」到底是什麼,「BWS」也是,我去Google也找不到。人物的描寫也不是很清楚,譬如說徵信社的前輩,寫了好多他的內心跟外表,不斷地描寫,可是跟小說沒什麼關聯。

陳蕙慧:讓我花比較長時間看的反而是這篇,我知道作者是在玩敘述性詭計的技巧,所以想從幾個角度來看。第一個是結構,作者犯了個重大的錯誤,並不理解何謂調查紀錄,而是用小說的筆法來寫,光是這一點就要扣很多分;第二是在角色的刻畫上,先不管阿邁跟小妤是怎樣的誤導,這件事情可以理解,但是徵信社的兩人本身就非常矛盾,對於前輩的刻畫,看起來好像一下子是非常客觀中立的,一下子又是非常有正義感的,對事物的觀點混淆不清,讓人有人格分裂之感,我之所以看那麼多遍,就是覺得是不是看錯了。第三個是整體比重的問題,真正要誤導的部分應該花更多的篇幅、更多的細節,可是他是用旁枝來誤導,搞得人一頭霧水,反而讀者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看這兩個人的互動。篇幅嚴重失衡,這是重大錯誤,一篇好的小說不能這樣子處理。優點是選了這個題材是OK的,作者嘗試在敘述性詭計裡面加一些主題,去突顯家庭對青少女所造成的悲劇或失落、渴望,加入這個是好的,值得鼓勵,可是這個部分略為牽強,沒有說服力,是有點可惜的地方。整體而言,這篇的處理方式在我看來還是顯得生嫩。

杜鵑窩人:徵信社是那個有錢的老爸找的,可是他已經報警了,新聞也報了,那還找徵信社幹什麼?就算他要尋求任何的可能性,那為什麼不換成警察就好了?卻塞一個沒有任何用處的角色。如果說是老少警察,我還比較可以接受,突然塞徵信社進去,還要花篇幅去扭曲去解釋。

冷言:應該要建議作者去上我們開的寫作課。不過我可以用我當年還是年輕人時的創作角度來回答,為什麼不寫警察呢?因為對警察不了解。

杜鵑窩人:徵信社就比較了解嗎?那就不應該寫調查紀錄啊。

路那:其實把調查紀錄改成調查日記,我就可以接受。還有我要補充一下,裡面有一些現實的狀況,比如贖金的部分,我可以考慮到因為綁架犯是國中生,所以做出這種很蠢的方式,或是選擇很低的金額,後面有說兩百萬對他們家很多了。這些東西都可以理解,我可以先放一邊,可是另外我覺得比較現實的問題是,小說裡面客觀上沒有處理的,比如說廢棄小屋裡面還有第四台?第四台還是按次計費的?作者應該要稍作一些解釋。

陳蕙慧:還有徵信社會塞給店員幾千塊,這也不合理。

路那:工讀生跟店長的稱謂也搞錯。

杜鵑窩人:你是來參加徵文獎的,不能要求所有評審都幫你腦補,推理小說不能不合理。

 

【山間別墅】

路那:我看完這篇之後有點火大,因為它用作中作的形式描寫,最後卻告訴你全部都是騙你的。另外是,這個作中作的必要性在哪裡,作者並沒有提出來。實際上來看,完全可以拿掉作中作這個框架,直接用小說的敘事去誤導。我覺得作者這樣其實有點取巧,他讓主角說這是小說的原始記錄,所以寫得比較不好,想幫自己打預防針,感覺很沒有必要。至於可不可以從裡面看出來案子有鬼呢?其實是可以的,敘述本身就已經充滿了問題。我看到椅子跟桌子的說法,就覺得超級不合理,沒想到居然沒有被當場戳穿。還有在實虛上面的敘述問題,只有一張椅子,你已經綁了人了,那你要怎麼在綁人之前還是在之後去使用那把椅子?

冷言:這篇就是暴風雨山莊,我很喜歡暴風雨山莊,作者有試圖在暴風雨山莊這個無聊的架構下──暴風雨山莊這個類型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前面的人物介紹非常無聊──試著去尋找突破點,他一開始就把陌生人集中在一起,然後馬上就有一具屍體出現,當然他的做法可能不一定成功,但是我覺得已經有努力了。再來是路那講到的作中作問題,找主角的人是先讀了小說,覺得可能跟實際發生的不同,所以來找主角詢問,於是主角拿了另一篇記錄說是實際發生的事,結果最後又說是騙人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這邊,如果一開始就拿著小說來找主角,問他裡面哪邊跟實際發生的不同,把百分之九十的都講完了,最後再把關鍵不同處寫出來,這樣會比現在好很多。還有這個人來找主角的動機也很奇怪,後面說到他家發生的另外一個案件,可是連主角本身都覺得不像,那個人卻很牽強的說有像,就這樣結束了。其實這篇算是五篇裡面,最認真想要把案件推理出來的,也許結果並不是很好,但如果要說這些推理內容是失敗的,那福爾摩斯也有很多我小時候看覺得很神,現在看覺得是三小的,這是有點直觀式的推理。這篇裡面也有提到直觀式推理,拿一件破外套來判斷是怎麼破的,但其實有可能是剛好會冷,手邊就只有這一件拿來穿。

葉桑:有些文章你看了會有一些感覺,比如〈少女監禁六十天〉,感覺幸福、夢幻,甚至無厘頭、想想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情的可笑,而這篇好像沒什麼錯處,卻是真的非常無聊。我也很喜歡暴風雨山莊,可是這篇的詭計沒有創意,唯一可取之處是文筆很好,也沒有太多錯字,作者真的有努力,雖然看得很心酸,因為他很努力想要表達什麼,結果越表達,內容越空洞,甚至很難自圓其說。不過,我覺得作者可以明年再來參加。另外,我個人非常講究文章的名字,不是很喜歡什麼什麼殺人事件這種,當然每個人看法不一樣,但「山間別墅」實在太平常了,沒有什麼神祕、詭異、恐怖感。

冷言:要寫暴風雨山莊,應該取個炫一點的名字。

陳蕙慧:我覺得作者是企圖想把兩個類別,兩個子類結合在一起,暴風雨山莊跟作中作,可是到底要做哪一個,這非常困難。如果是暴風雨山莊,人物出場時就應該帶出每個人都有嫌疑的氣氛,比如說姚永誠也要有嫌疑,蔣小晗也要有嫌疑,那才構成暴風雨山莊。可是沒有,變成一面倒,這好像不算暴風雨山莊。小說裡的詭計應該要有很多暗示,但也沒有,又像是作中作的誤導;可是如果是作中作,好像也沒有做出應該要有的部分,再加上詭計的設計太不合理,死者不是最重要的嗎?命案不是最重要的嗎?這一點太草率帶過了,而且為了椅子的四隻腳,卻又用了圓椅面,並且一再把這件事情強調出來,這用來綁死者難度太高,不合理。

冷言:我本來以為是一般有椅背的椅子,後來發現是凳子,手到底要綁在哪裡?

杜鵑窩人:死掉還能坐在椅子上。

陳蕙慧:我覺得作者想要做一個很大的翻轉,但這樣的翻轉如果是要呼應前引言的話,便顯得過於突兀而牽強。如果前面一定要用引言,我很建議創作者不要這麼做,不要用那麼白,過於一目瞭然,因為最後一定要去呼應引言。就這篇而言,所用的引言實在太白了,刀之祝福,好像整篇的目的只是為了完成非得把刀戳進身體,鮮血四濺的效果。

路那:作者好像不懂隱喻的美,引言其實應該要朦朧的去呼應主旨,把整個故事的精神表達出來,可以用一個字面上風馬牛不相干,但是精神意義是貫通的句子。

陳蕙慧:而且作者用了尼采,如果裡面有一些哲學性的東西,我還可以理解。我是真的認為作者很努力要做推理,可是因為努力也導致太刻意,使得所有的事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少了許多閱讀的樂趣。

杜鵑窩人:這篇小說的故事其實寫得很不錯,但作者完全不了解推理小說,從頭到尾都是自說自話,完全就是不公平的自言自語,全部都是作者自己講的,什麼中間已經換過名字。我想問作者一句話,你看過綾辻行人的《迷路館殺人》嗎?結構很像,可是完全沒有抓到精髓,徒具其形不具其實,暴風雨山莊跟作中作都是殼而已。

陳蕙慧:線索不足,對讀者不公平,而且尾也收得不好,其實不必做出那種血淋淋的味道,只為了呼應前面的開頭,不見得是非要為了滿足刀子的快感,也可以有其他的寫法。

冷言:我有一個問題,來找主角的這個梁文慶,他的名片上寫「╳╳技術有限公司」,通常是股份有限公司,為什麼是技術有限?另外,我發現中國作品很重視最後的翻轉,但是會為了意外性而犧牲合理性。

路那:前面要合理,後面才會意外啊!

杜鵑窩人:這篇到最後只有一句話,「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海洋裡的密室】

路那:這篇前面的故事寫得蠻不錯,案子出來的時間蠻快,節奏安排得OK,裡面幾條支線也井井有條,利用小舅子是怎麼死的疑問,來帶出主角本身的家庭環境,他跟親弟弟還有跟小舅子之間的相處狀況。這個後來也有用上,因為最後事實證明,就是因為他弟弟公司開發的程式,所以他弟弟被逼著要過來收拾,環環相扣,所有細節都處理得非常精巧。在談論家庭的時候,說了主角原生家庭疏離的狀況,所以他對於太太的家庭更有向心力;但反過來看你會發現,太太其實也受到同樣的誘惑,可是先生居然沒有看出來。裡面有比較多層次的辯證跟討論,都扣緊主題:大數據推送廣告怎麼去影響我們的生活。最後的開放式結尾也很棒,給你選擇,一百萬美金,你要還是不要,這也呼應了前面提出的自由意志的問題,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你的自由意志是透過什麼樣的東西來決定的?我覺得角色的塑造很不錯,作者提出了一個新型態的科技做出來的謎團,這是我們沒辦法用普通社會邏輯去推斷出來的,因為這個東西是在人的心裡面,連本人可能都不知道謎底是在這個地方,所以他安排出擔任偵探的這個小女生,以愛做為她的驅動力,從外部去查、去挖掘,去交叉比對各個軟體的訊息,現場勘察等等,不過這個偵探其實是失敗的,沒有辦法把真相拼湊出來,最後是用跳躍式的直覺的方式,去理解到底是什麼樣的形式,但也沒有辦法證明。這篇在謎團的呈現、構思上,還有結構和鋪陳、寫作上都很不錯,給它一點掌聲。

冷言:這篇我是最後看的,看完就決定給他首獎,就算這篇再往前放幾屆,我都會給他首獎,作者用了大數據這個現代常常被掛在嘴邊的設定。這種方式是我覺得現在的推理小說,應該要突破的方向。現代的科技和各種理論更新得很快,推理小說要跳脫過去的框架,盡量用新的、沒被用過的方式去寫。像裡面用到的手錶偵測,現在很多人戴運動手錶,可以偵測紀錄個人的身體情報。幾乎人手一台的智慧型手機,你到哪裡都可以被衛星定位。這些新的科技是現代推理小說作家應該要挑戰的東西。有人問大數據真的有辦法讓人自殺嗎?當年《姑獲鳥之夏》出來的時候,那樣的推理我都可以接受了,這篇我當然也可以接受。但還是有一些問題,就是短篇的故事線一下子放太多,太多角色,其實可以收成幾個就好,除非你要拍偶像劇,角色都敲定好了,不然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故事線,像咖啡廳買保險的其實是劉護士、VIP就是主角的老婆,寫成讓人知道是同一個人就可以了。小說最後提到,你以為是你自己選擇的,但其實是別人幫你選好的,這一點相當打中我。為什麼我會這麼心儀這一篇呢?舉兩個例子,一個就是高雄的選舉,我們沒有要故意談政治,這篇裡面有講到選舉的事情,他的做法是先分類,比如說選藍的這些人,他們平常都看什麼東西,再從中間選民那邊找到看的東西相近的,開始灌一些廣告或宣傳給你,用這樣的方式去做;再來就是購物那個,我還不是網購哦,我只是用信用卡在飛機上刷了防盜錢包,接下來隔天臉書開始跳出各式各樣的防盜錢包,我都嚇死了,太可怕。

路那:裡面的技術確實是可行的,影響中間選民的這件事情。

杜鵑窩人:技術是可行,但是一直灌輸你去自殺?

陳蕙慧:作者用宗教的洗腦來比喻,大概就像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宗教。這篇小說很聰明,他用岳母參加宗教團體來做對比。

葉桑:這是一篇很棒的小說,文筆非常好,寫作技巧跟能力不像新手,一定是常常寫作的人。我覺得他是馬來西亞的作家,裡面出現的不是臉書而是面子書,只有馬來西亞才這樣稱呼。故事性很強,環環相扣,非常有戲劇張力,主題也很明確,讓我們知道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動機並不是愛恨情仇,很合乎現代的社會議題──大數據和個人隱私。我最喜歡結局讓讀者來決定,尤其最後又跟序能夠連接起來,主角的太太要花錢美容,跟前面的一扣,好像銜尾蛇一樣咬來咬去,構成一個完整的圓圈,也就是完整的故事。還有篇名也很吸引人。但我還是要挑一下缺點,我疑惑書中主角小傑恐懼的是什麼?小說裡只有一直講恐懼。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恐懼?App怎麼引導他去自殺?只有恐懼就會自殺嗎?

路那:可能是空虛、孤獨,覺得沒有意義。

葉桑:這都是我們替作者講的,嚇到死是什麼情形?什麼東西把他嚇到死?我來寫的話可能會說,比如我小時候在竹葉林被蛇咬到,可是後來忘記了。後來兇手發明一種科技方法,讓我在置身在虛擬境界,加上一點外在因素,例如被刺一次或聲光音效。

路那:我覺得不要寫比較好,因為留白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填補進去;如果把它落實下來的話,就會變成「我聽這首歌也不會這樣啊」。

冷言:這一篇因為是短篇,所以留這些地方沒寫還OK,如果變成長篇,接下來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要說明小傑在這些時間點看到什麼,必須要有一個偵探把這些東西連結起來,而且必須是合理的。

陳蕙慧:這一篇令我覺得非常有誠意,是五篇裡面完整性最高的,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看,第一個是選擇的題材新穎、現代化,是可以馬上接地氣的,而且還有一種未來感;第二個是,作者可以把很多理論的東西,用一個好的故事說出來,這很不容易。剛剛說的包括自由意志,或是大數據的運用也好,我覺得作者真正想說的是冰山理論,這個悲劇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我們看到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包括在家庭裡面,我們都只看到八分之一,也有人說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九十在下面,所以我們無法去理解。這個部分作者處理得很好,他用主角的弟弟來做對照,還有主角的妻子,即使親如兄弟和夫妻,主角甚至都沒有看見太太有這麼多的改變。第三個是故事線很多、人物也很多,但是都可以做出平衡感,我很看重所謂的完整度要包括平衡感。後面弟弟問主角有沒有證據,主角知道自己沒有證據,所以沒有回答,但緊接著弟弟就拿出一百萬美金,這部分也處理得很好、很厲害。我們都知道這是心理的、是科技的、是無形的,真的沒有證據,所以作者就點出來了,證據就是一百萬美金。如果我要挑這篇的毛病的話,就一篇文章來說,可能馬來西亞的用語不同,我們不會稱為序,我們可能會稱為楔子。可是這個楔子,我覺得有一點……

路那:以文章的份量來講,這個楔子有點太長,應該很簡單的,用咖啡廳還是什麼之類的,兩三句話帶過去就好。

陳蕙慧:第二個問題,裡面的角色刻畫雖然有說服力,但稍微弱一點的是主角的親弟,作者可能想要突顯對比,顯得弟弟和其他角色比較起來,會變成是類似壞人的負面角色,有一點可惜。當然這也是挑毛病,如果要讓這篇小說的說服力更強,應該也要讓弟弟有弱點,因為這裡面所有人都有弱點,唯有弟弟是沒有弱點的。

杜鵑窩人:這篇基本上不錯,文筆還可以,但是有結構鬆散的問題,一會兒抓一點,沒有很集中。而且作者一直強調主角很人性化,他弟弟很機械化,行事是冷酷無情型的,一切以數據為取決。最大的問題是最後的操控,我甚至懷疑分公司的員工是被弟弟弄死的。

路那:蠻有可能的,我也比較傾向他是被騙自殺,我不覺得開發出這種程式的人會自殺,你都寫出這種程式來了,有人真的按照你所想的方式死掉,你不是應該很爽嗎?這中間是有一個空間可以去做討論的。

冷言:這邊有點矛盾,寫程式的人是李崎,小說裡面說他沒什麼道德意識,結果卻畏罪自殺。既然程式是他寫的,他也畏罪自殺了,那弟弟還回來幹麼?

路那:其實這邊只要多一句,讓哥哥福至心靈去懷疑:這個人真的是自殺的嗎?就可以解決了。

杜鵑窩人:就是因為是我殺的才要給你一百萬美金,不然為什麼要給?李崎害死了小舅子,主角就這樣被他弟弟一句畏罪自殺給呼攏過去?因為主角是比較人性化的,弟弟是比較冷酷派的,所以這樣講他就信了?要知道,死掉的是比較親近的妻舅。

路那:作者是用寫得比較冷漠的方式去處理弟弟,但是我不覺得他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派,你會討厭他,會覺得這個人不近人情,因為我們站在主角的觀點去看。可是如果按照字面邏輯下來的話,我比較不能理解的是,其實後來他們兄弟有一次對談,弟弟說我討厭你們,你們把能量都耗在不重要的地方上,都不會去想一些更聰明的可以突破的方法,實在很笨,就是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我覺得那時候他要跟主角溝通了,有點要對主角敞開心胸的意思了,結果主角聽了怒不可遏,啪一聲就站起來走人。

杜鵑窩人:其實這邊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爸爸換衣服的事情,他們兄弟兩個是不一樣的,弟弟認為死人再怎麼換都可以,不管是我們自己換還是別人換。說實在現在交給葬儀社,你也不可能自己換,沒有那個技術。他弟弟就是認為應該把時間花在合理的事情上面,而不是一定要去幫爸爸換衣服。

陳蕙慧:我說的是小瑕疵,並不是說這非常重要,只不過弟弟自己有家庭,卻又是這樣冷酷的角色,對我來說,說服力有一點點不夠。

路那:可能要做一些讓人家感覺到,他其實是對這些人這樣,但是對另外一些人是另外一個樣子的描寫。

杜鵑窩人:因為篇幅不夠。

陳蕙慧:可是又花太多時間去寫護士那些無關緊要的角色。

路那:我也有一個問題,心跳很高、心率很快的這件事情,一般來講在情緒方面的影響會是什麼?心跳變快好像不是沮喪會有的反應,以在生理層面上來說。

杜鵑窩人:興奮才會加快,或是爬五層樓。

陳蕙慧:我覺得是恐懼,小說裡一直在強調恐懼。

路那:因為只能用心跳計、計步器這類東西去設計謎題,所以裡面可以產生出來的心理真相是心跳,心跳只能導引到因為害怕、緊張,可是這會跟前面要談的自殺之類產生扞格,導致自殺的原因通常是壓力,或是感覺到沒有意義,這兩件事情都不會讓你心跳變快。所以這個地方非得要空下來留白,不然會很難自圓其說。

杜鵑窩人:人類的身體很簡單,恐懼就害怕要應付危險,就會全神貫注,腎上腺素就會往上飆。但是心跳超過一百六十五就幾乎喘不過氣了,心跳一百九其實不合理。

陳蕙慧:我覺得小傑應該有一個天大的祕密沒有人知道,如果你一直持續性被威脅祕密要曝光……

杜鵑窩人:十六歲的高中生會有什麼祕密?

陳蕙慧:很難講耶,我們很小的時候,即使曾經偷東西,都是一件天大的事。

冷言:如果說小傑喜歡男生,這樣就有機會讓他自殺了。

 

【白居寺站】

路那:這篇有一點我非常不喜歡,雖然只是個小地方,就是有一堆莫名其妙的注釋,這些注釋一點都不重要,卻不停地瘋狂打斷我的閱讀節奏,讓我沒有辦法很快的融入故事裡面。以故事來說,它不僅缺乏推理過程,連懸疑點或犯罪過程都欠奉。整篇讀到最後,我最想知道的事情是那個賣米的有沒有辦法拿到訂單。還有碳烤好像很好吃。

冷言:我覺得這篇最可取的一點,就是利用手錶控制照相機,然後上傳到雲端,然後把手錶賣給別人之後,我還可以從雲端拿到買我手錶那個人的照片。

陳蕙慧:詭計的工具的現代化。

杜鵑窩人:我買了你的手錶,我不會去換密碼嗎?

冷言:你如果沒有換,你就會被我拿到照片。但是他用了這個很好的想法,卻用在很爛的地方。

路那:我覺得比較不合理的是人家都告訴你淘寶上面可以買了,為什麼他要買二手?才便宜五塊錢而已,如果今天是賣半價以下、一折,我還可以接受。

冷言:注釋部分真的打斷閱讀,看到會想說這裡是有什麼重要注釋,會去看注釋在寫什麼,結果發現沒什麼意義,有些不知道也不會影響閱讀,地名就地名嘛,「啥子」是「什麼」的意思也要注釋,這個就是最大問題。既然你是投來台灣,在台灣出版,那為什麼不要直接用我們容易理解的方式寫,還是說你想要突顯重慶的地方文化。

路那:用地方語音寫作我是沒有意見的,但是你這樣做,需要考慮到外地人怎麼去閱讀的時候,那應該是在小說內部解決的東西,而不應該用注解來處理,比如說那個「老師」,只要在後面加一句話:「重慶這個地方的人為表示尊重,對陌生人皆用老師代稱,是個尊稱」就結束了。

冷言:還有結尾有點草率,最後的結局是先抓到犯人了,抓起來後再說是怎麼犯案的,不是因為怎麼樣所以抓到犯人,只有推理小說的形,不是真的推理小說的寫法。再來就是故事比較無聊一點,以及對HIV的認識不夠,死者跟同性戀人是在一年前交往,作者沒寫得很清楚,這是比較枝微的地方,看起來是中間沒交往,最後一個月有交往,應該是在這個時候中獎,中了之後兩個都出現症狀,但其實HIV應該不是在一個月內就會有這樣嚴重變虛弱的症狀,而且也有一點讓人覺得有同性戀會得HIV的刻板印象。如果要寫HIV,應該要更加瞭解再去寫。

葉桑:撇開推理小說來講,這是一篇好看的小說,也有可取之處。

陳蕙慧:這篇有三個地方非常不合理,第一個地方是路那提到的一百塊和九十五塊差別太小,第二個地方是,完全略過了第一次警察找徐率的事,警察只有問梅七,照理說警察辦案不會只問一個,可是到最後才交代這次警察來找他,跟上一次的態度完全不同,這是不公平的,作者至少要描述警察找過他,他們談了什麼。而作者把力氣放在梅七身上,是打聽消息嗎?那我可以接受。可是寫成推理小說,應該要故意讓人覺得梅七是有嫌疑的,偏偏又不像。第三個不合理的是,跟蹤熊妠之後就順便逮到了周睿,哪有那麼好的事情,這點鋪陳得不夠,做為一篇推理小說,怎麼可以順便抓到主兇。此外,我覺得這篇小說整體而言太過露骨,小說多多少少要講究一種審美,如果小說沒有做到審美,是不能參加獎項的,一般投稿可以。前面不管哪一篇,都多少有自己的審美在,這一篇卻什麼都攤開給你看,感覺作者只是想要把他的目的寫出來,而且這個目的是HIV。

冷言:我覺得作者是故意要寫得很露骨。

葉桑:這就是作者的風格嗎?

杜鵑窩人:又像犯罪實錄,其實連稱作小說都很勉強,更不要說是推理小說。

葉桑:像報導。

陳蕙慧:我認為現代化的工具那部分OK,但是做為一篇小說,我給這篇的分數不會太高。當然其中有打動我的部分,例如賣米的梅七和燒烤的郜飛,這兩個人的角色還比較討喜,可是比重太高,其他人沒有花太多篇幅,不知道他們作用所在。

路那:而且開頭跟內文不搭,根本不曉得為什麼要給他們這麼大的篇幅?這兩個人在故事裡面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和騎士度過的那一夜】

路那:這篇我蠻喜歡的,推理部分普通,比較像都市傳說的風格。小說的部分處理得非常好,有一種輕盈的感覺,從都會區一直到人生選擇,以主角本身的人生歷程反過回來看,再加上今天有這麼奇想天外的遭遇,在整個北京城裡來來去去,最後路線跟人生道路是彼此重疊的。主角也針對社會環境,包括她自己為什麼跟老公離婚的價值觀,也有一點討論,但沒有把這部分放很重破壞掉輕盈感。裡面我很喜歡計程車司機看燈的設計,閱讀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一個計程車司機不太可能對辦公大樓哪一層樓最晚關燈這件事情這麼熟,我覺得不太現實,後面有處理這個部分,變成讓偵探可以找出實際上打電話的人是誰的線索,做得蠻不錯。

杜鵑窩人:我先問一下,車牌號碼到底有沒有講出來?

陳蕙慧:這段故意擺在空中播出,所以我們(聽眾、讀者)沒聽見。在廣播電台的時候,對方會回答,但是不會播放出來,一般聽眾聽不到。

冷言:北京我沒去過,平常不下雪應該也是霧濛濛?

陳蕙慧:尤其是冬天,燒煤的時候最厲害,所以才會有大卡車奔來奔去,都是運載煤的。

冷言:這篇的類型比較好定義,就是《角落裡的老人》那一種,安樂椅偵探。它的篇幅很短,看完只覺得比〈白居寺站〉稍微好一點點,唯一的亮點就是最後結局的逆轉,打電話的不是司機而是乘客。可是有幾個問題,因為真正打電話的人其實是乘客,所以他第一次打電話應該是下車的時候打的,但那是零下十七度,有辦法在外面講電話講這麼久嗎?

陳蕙慧:可以,我去北京有時候零下二十度都沒有問題。

冷言:另一個問題是,箱子裡有二氧化碳,正常來講應該會冒煙,放車子裡不會注意到嗎?

杜鵑窩人:司機有笨到這種程度嗎?乘客又不綁安全帶,又要坐前座,行李箱又要放後座。

路那:奇怪的人很多。

杜鵑窩人:如果是我,我一定會把窗戶打開,他是計程車司機是老經驗,應該不會做讓自己陷入危險的事。而且我很疑惑,這個人到底有沒有要自殺?自殺的目的是什麼?他要自殺為什麼要拖一個人墊背?真的要死,跳下去就死掉了啊。

路那:他在猶豫,在賭一個機會。

冷言:他的做法正常來講應該是買了很多保險,給司機載然後車禍,可是小說裡好像沒提到這個。

杜鵑窩人:如果沒有保險,這樣死掉有什麼意義嗎?還拖司機一起死。

路那:至少債務不會在家人身上?可能沒辦法理賠,但可以放棄繼承。

冷言:中國不知道可不可以放棄繼承。

葉桑:我蠻喜歡這一篇,除了為什麼要把司機拖下水之外,因為從作者對乘客的描寫來看,他好像是蠻溫柔的人,卻怎麼會做這種事情。優點是文筆很好、寫作技巧也好,情節很懸疑、很引人入勝,是一篇勵志、溫馨,大眾讀者會買單的小說,有合乎社會的議題──泡沫經濟,最精彩的是結局逆轉蠻不錯。

陳蕙慧:這篇對我來說不是嚴格定義上的推理小說,它的推理成分很薄弱,不合理的地方除了乾冰,還有偵探角色憑著電話中的敘述,就可以預估這個人要自殺,憑著因為要走高速公路……怎麼可能只憑著那些話語,再加上兩條有很多卡車的高速公路,就評斷別人有生命危險?還有一點設定不合理,某人想要自殺把別人拖下水,卻利用廣播電台想要有人(而且是陌生人)可以出手救他,哪有那麼好的事?根本不可能剛好遇到。那兩條高速公路我都走過,怎麼可能會冒著生命危險,在這麼繁忙的路上攔車。

路那:後面有營造出一個氛圍,這個主角其實對自己的生活是有點厭倦的。

陳蕙慧:這部分勉強可以輕輕一筆帶過,但是又交代說「我如果發生什麼事,你要照顧我女兒下半輩子」很不合理。

杜鵑窩人:兩個人都在車上,如果發生車禍,要怎麼照顧她女兒?

陳蕙慧:第四個不合理是,發生車禍的時候,如果車流這麼多,那不會有追撞嗎?

冷言:這樣講《名偵探柯南》更不合理,都可以在空中踢球了

陳蕙慧: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篇很好的都市傳說,篇名應該改成「中國也有聖誕老人」。在這麼冷漠的世界,大家都袖手旁觀,還是會碰到一個這麼有正義感的熱血燒烤店老闆。就小說來說是好看的,但是推理的部分沒有說服力。

冷言:騎士應該是女主角吧,開車衝撞的都是她。

 

【投票】

杜鵑窩人:首獎從缺。

冷言:〈海洋裡的密室〉

陳蕙慧:〈海洋裡的密室〉

葉桑:〈海洋裡的密室〉

路那:〈海洋裡的密室〉

 

最終投票結果為〈海洋裡的密室〉獲得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