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含小說劇情,建議讀過作品集再看第十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死亡遊戲

決審評審:景翔、杜鵑窩人、黃羅、陳浩基、寵物先生
入圍作品:
〈死亡遊戲〉
〈舉手之勞的正義〉
〈推理有時得在午餐前〉
〈她的左眼所沒看見的謀殺〉


〈死亡遊戲〉

景翔:
這篇是我第一個剔除掉的作品,太過俗氣,水彩畫在牆上與鹽水過一夜後結晶的橋段合理性不足。此外,作者在描寫孩子對父親情感的方面相當奇怪,說服力略顯不夠。
杜鵑窩人:
我認為這篇小說太輕了,輕到有點像是在看柯南,看卡通影片一樣。情感缺乏醞釀,殺人動機太過誇張,太過小題大作。

黃羅:
這個故事也是我第一篇刪除的作品。若想要有出版機會,或許得走東川篤哉的路線,但我認為本作想要營造出幽默的氣氛並不成功,或許青少年讀者會覺得有趣,不過卻不對我的味。最致命的問題是所有素材都是舊的,但作者卻無法像名廚一樣炒出不一樣的菜色,而且也少了創新的企圖。

陳浩基:
深度略嫌不足。我所說的深度,是指對人性描寫的深度、對謎團的深度、或是敘事手法的深度。其實以同類型作品(金田一一式或輕小說推理)來說已非常出色,問題是這類型有其限制,不能寫得太「深入」,否則可能失去喜歡這類型作品的讀者。郵輪上的謎題令故事失焦,變得冗長,沖淡了主謎團(孤島殺人)的氣氛。

寵物先生:
我認為這篇的人物很有輕小說的味道,不過卻不完全像日本的輕小說,倒像是台灣網路小說(例如鮮網)的風格,儘管如此,卻因為徵文比賽規定的字數上限,無法像其他輕小說能用較多空間將人物作更進一步塑造。島上命案的二重轉折是亮點,但我認同陳浩基的說法,作者將一個大故事塞進小篇幅裡,而船上的事件與後來島上的命案關聯性不大,倒不如刪去船上事件,把多出來的篇幅拿來塑造人物。此外,因為這篇是系列作(註:作者過去有參賽,小說中的角色與這屆入圍作的角色一樣),所以一些在前作表現較多的系列人物在此作顯得描寫不足,這是比較吃虧的地方。


〈舉手之勞的正義〉

景翔:
我很喜歡這篇社會派小說,我認同他的寫法與設想,社會意識強烈,篇名〈舉手之勞的正義〉也取得極好。但最後的結局是由犯人自白,偵探並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解決這起事件,這部份處理得不夠完善。
杜鵑窩人:
這篇社會派小說整體設想不錯,但不應由犯人自白承認,直接讓偵探講出推論,做出合理的解釋即可,並適當地留給讀者想像空間。此外,我不大清楚小說中講的智慧型手機橋段是否為真。

黃羅:
就整體來說,我認為這篇有拿下首獎的實力,完成度很高,結構完整。但是以比較嚴格的標準來審核,這篇小說欠缺轉折,看到一半,結局就已經是呼之欲出。我個人很期待參加這個徵文獎的創作者能有更進一步的想法,舉例來說,香港導演杜琪峰的電影公司曾拍過一部《意外》,開場的設定有點相似,都是描述一幫人以製造假意外來執行真謀殺,但情節到了中途卻轉了個彎,從製造意外的外在困難轉為角色矛盾的內在困境,觀點特殊,極具突破性,是構思情節時可以參考的典範。

陳浩基:
堅實的社會派,卻加入了本格派那種不現實的「集體殺人」的趣味,這點很精采。主角調查的過程相當細膩,連像使用手機偷取資料的部分也寫得很緊湊有趣。集體殺人的點子其實很天馬行空,但作者令這題材變得寫實,是本作一大優點。缺點是推理線過度平坦,讀者從標題就能猜到謎底,作者幾乎沒有打算誤導讀者。雖然主角有進行推理,但讀者不能,作為「推理小說」的競賽,我不得不說這相當可惜。話雖如此,作為「犯罪小說」,本作相當優秀,如果說台推終於出現社會派作品奪得首獎,我認為本作具備足夠資格。

寵物先生:
類似的犯罪手法以往有作家寫過,但作者將本作的動機反應到台灣社會目前的現象──人民普遍不相信司法,於是有了民粹般的私刑(人肉搜索、網路批鬥等),這篇作品就成了具有松本清張社會派精神的推理小說。跟美國英雄故事做聯結的這點很有趣,社會派是寫實,但當中又有浪漫主義的非現實性。關於杜鵑窩人對智慧型手機的疑問,我認為小說中的手法在技術上確實可以做到,但能安排複雜計劃的主嫌會那麼沒有戒心?這有些不自然,但無損於我對這篇的高評價。另外,結尾分別提出Tyche幹部與主角正反兩方的意見,然後以「這是正義嗎?」的問號作結,這樣的收尾方式也很高明。


〈推理有時得在午餐前〉

景翔:
我覺得基本的謎題寫得太過簡單,不過行文筆調如此輕鬆相當不錯,以時間來作為章節開頭也頗有巧思,只是光看小說的開頭,很容易就猜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

杜鵑窩人:
篇名的設定頗有意思,不只是偵探必須得在午餐時間之前破案,另一方面,股市以往是十二點收市,搭配小說裡的情節,造成了雙重涵義的趣味,不過現在股市收市時間已改為一點半。通篇故事的基本設定不夠嚴謹且不合理,光從十億金額與小說裡描述的情形,我很快就猜到兇手身分以及結局,我認為現實生活中兇手不至於會犯下很快就被警方懷疑且對自己極端不利的罪行──這篇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問題不合理,解答也不合理。

黃羅:
我覺得這篇每一章節的開頭以時間來標明,用意顯然是要製造緊張的氣氛,但前半段以及後半段時序的錯置卻讓我覺得無此必要性。再者,故事的結構太過簡單,欠缺轉折。沒有懸疑性和意外性的推理小說,就像是任督二脈還沒打通的學武者,很快就會被KO。但作者維持通篇的輕鬆口吻,使得這個故事成為一篇適合拿來打發時間的遊戲之作。

陳浩基:
敘事手法很特別,一開始的小誤導(老闆在「忙」),在時間倒退至第二節時令人莞爾。對白幽默,〈死亡遊戲〉的對白也很幽默,但來得有丁點生硬,這篇卻沒有這問題,流暢自然而風趣。主角阿信的推理很完善,他的推理不是出於靈光一閃,而是有向讀者說明他的思路。弱點是謎底不複雜,甚至可說是相當簡單。十多年前的電影《終極警探》(Die Hard)的玩法已比之高明,像第三集使用類似的謎團,就比本作的構想多了兩三個轉折。雖說拿其他作品比較未必公平,但珠玉在前,只能嘆句無可奈何。

寵物先生:
這篇是以「限時破案」為主題的懸疑鬥智小說,在章節段落部分,以時間來標明區隔,給人一種步步進逼的感覺,當中的對話相當幽默,炸彈客引人費解的行動(暢通對外通訊、過於高調)也營造出構成推理小說的「謎團」,以上是這篇小說成功的地方。不過我卻相當納悶一點:為什麼犯人破壞機房之後,整間公司的電腦就會全部關機?依據本人的工作經驗,破壞機房頂多是伺服器電腦無法使用,公司網路全面斷線而已,如果這樣就會造成所有電腦自動關機(而且不是按照正常程序關機,是螢幕直接一片漆黑),這系統的設計也太不夠人性化了。


〈她的左眼所沒看見的謀殺〉

景翔:
最後槍擊的描寫過程令我感到懷疑,與真正俄羅斯輪盤的玩法似乎不大符合──在我看來,這是致命傷。此外,我並不認為女主角殺死小男孩是意外事故,而是故意犯下的預謀。我也覺得這篇小說的重心鋪陳很模糊,但異國風情十足,若拍成電影應該會相當精采。
杜鵑窩人:
其實橡膠子彈也有打死人的可能,照理來說,在柬埔寨要找真彈應該會比找橡膠子彈要來得容易。女主角給我感覺玩很大,心態轉變我能接受,不過最後槍擊的細節似乎有些失真。更重要的是,我找不到小說鋪陳的重心,我一直很疑惑:這篇的謎題在哪裡?故事雖然耐看,卻稱不上推理小說。

黃羅:
我覺得女主角的個性沒有寫得很清楚,也許是作者故意塑造得很模糊,但女主角和她的「男性朋友」之間的互動有大量的無厘頭描寫,給我一種「遊戲人間」的感覺。或許是因為遭逢重大事故,導致性格出現轉變,與我所認知的時下年輕人個性不太相同。根據我對內容的解讀,女主角殺死小男孩應該是意外事故,而非惡意預謀。起初看完這篇小說只覺得普通,認為不過就是一篇推理成份薄弱的愛情故事,但後來卻發現這是可以讓我一讀再讀、讀到第三遍仍覺得津津有味的作品。

陳浩基:
好強。我幾乎找不到缺點。(或者該說,就算有缺點,也被優點蓋過了)女主角玩俄羅斯輪盤的理由有點怪,用橡膠彈什麼的更是設計上行其便宜,不過這點我仍覺得可接受。這作品乍看推理線不強,但我認為這是「對讀者」的推理,而不是「對主角」的推理。表面上是描寫主角解開謎團(謀殺),但實際上,是讓讀者跟隨主角的步伐,了解村落的習俗、村民的想法、主角們的行為,從蛛絲馬跡找出「謀殺」事件的真貌。這是偽本格作品,雖然一開始祭出謎團(殺人),但中間沒有調查過程。本作類似「日常推理」,只是故事中的「日常」是作者設定的村落的「日常」,在我們眼中變成了「異常」。這種手法我十分欣賞。本作的構成方法比另外三篇更特別,更顯出推理的趣味。

寵物先生:
其他評審說的謎面不清,我倒不這麼認為。這篇女主角一開始刻意隱瞞部分的身體缺陷,不讓男主角知道,有點像敘述性詭計的寫法(作者隱瞞角色某項特徵),且還有個最重要的謎團:為何女主角拼死將小男孩救回來,卻又在後來殺死他?最後的真相裡,女主角的做法與動機,讓這篇作品隱含人道關懷。有點可惜的是,她捨身救了小男孩這點,在故事中後段才被揭曉,讀者要很晚才知道死者曾被女主角救回一命,顯見作者忽略到有一項因素是可以加強謎團(Whydunit)的,雖然寫到「村中的試煉」一段是需要篇幅鋪陳,但作者在前頭就可以透露一些「女主角曾救過小男孩」的資訊,加強動機的謎面,現在的寫法,謎團到故事中後段才被強化,接著很快就進入解謎篇了,醞釀的時間不夠。然而整體來看,本作仍相當可觀,以柬埔寨的未開化村落為背景,村中的「儀式」與生命觀應為作者杜撰,但這樣的設定與「動機」呈現的人道關懷搭配得很好,有科幻推理中架空場景的味道。


投票:

〈死亡遊戲〉       :0票
〈舉手之勞的正義〉    :3票(景翔、杜鵑窩人、寵物先生)
〈推理有時得在午餐前〉  :0票
〈她的左眼所沒看見的謀殺〉:2票(黃羅、陳浩基)

在沒有異議下,〈舉手之勞的正義〉獲本屆徵文獎首獎。